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督导新闻

作者:cdm100    部门:教师发展处    发布日期:2019/9/20 15:24:30    阅读次数:3293    浏览范围:全部

第一周中层以上干部教学督导反馈

828日,开学前的准备周期间,督导室按照校长室要求,制订发布听课要求,全体管理干部(含校级领导)确定听课人、被听课教师节次和地点,确保分管系部的校长、中层的听课与所分管对应、同一个教师在第一周被听课不超过2节。92日—6日,督导听课有序开展。

一、基本情况

本次听课覆盖历史、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政治社会、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基础、药品市场营销技术、物理、计算机、三维软件、Linux、通信原理、电子电工、计算机网络基础、电工技术、通信网络基础、书法、旅游心理学、旅游概论、酒店服务心理、陶瓷欣赏、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化史、职业生涯规划、素描、图像处理等三十多门课程,听课对象主要为年轻教师,兼顾思政课、新教师以及专业转型期的教师。

从听课完成情况看,开学第一周,除部分管理干部参加教学大赛——不能完整听课外,其他人均按通知要求进班听课,直观地了解了课堂教学生态及管理工作。所有干部在听课后都与被听课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或以其它形式及时反馈。

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看,督导室收到纸质稿《督导听课评价表》64张即64节课,其中,A级课27节,占42.2%B级课36节,占56.3%C级课1节占1.6%。下面综合所有《听课评价表》中的评价意见,对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督导听课组织工作进行总结反馈:

二、主要成绩

(一)教师备课认真,教学准备充分。

开学工作头绪繁多,涉及新生入学、开学教学计划编制、个别课程教材未能到位、开学第一课准备等非教学的聚焦任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心态会产生潜在影响。但是,透过听课评价意见,我们看到教师们大多数能认真备课,编写教案和PPT,准备一定量的教学素材;能够按照教务处的管理要求,认真参加开学准备周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明确教学进度要求和开学周第一次课的宏观关注点;能够领会学校提出的“人文课堂”教学要求,这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能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从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可控并有内在依据。

如鹿焕印老师的体育课:认真备课,教态自然,注意小组合作,注重学生参与,注重集体主义教育;刘亚楠老师的数学课:备课充分,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讲解详细,例题有示范,讲练结合;刘天姿老师体育课:教案详实,课堂组织安全有序,教师教态自然,与学生互动有效,课堂气氛好;王甜甜老师的“三维软件”课: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专业能力强,讲练结合,学生纪律好,项目教学目标明确,学习气氛好;易娟老师的“旅游概论”课:教态自然亲切,体现酒店人的职业素养,渗透职业素养养成教育、有效设计意识,准备充分,教学流程比较顺,重点突出。

(二)教师素养较高,教学富有成效。

教师素养是教师先天禀赋和通过后天专业学习积累而凝聚的一种个性气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潜质和学科素养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呈现出来,虽然独居个性特征但因为教师素质的综合性因而对于其它学科的教师也具有影响和启发性。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呈现并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个性使其逐渐成为成熟乃至特色。我校年轻教师多数具有研究生学历,其学术积累在教学中一旦找到结合点,就有可能外显为一些教学亮点或特点。从本次听课评价看,可以初步归纳为三个方面的特点:

1.教师教学呈现出清晰的逻辑主线,能够有效展现学习任务的内在组织结构。

如曹珂老师的“Linux”课程教学的优点,从“关于Linux及岗位”——“关于我”——“关于这门课”——“关于教材”——“关于软件”等五个方面展开,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讲解条理清晰,有效展现出青年教师的逻辑分析能力。

2.教师教学呈现出个性特征,能够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有效的教学组织活动。

王露老师的“有机化学”课:教学过程流畅,教学目标明确,组织教学能力强;精心组织教学,教学内容组织合理,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教学效果较好;吴英杰老师的“历史”课:语言诙谐有趣,极具个人亲和力,课堂内容充实,对家乡的认同,对历史的认知,对未来的预想,引领学生用历史思维思考问题。课堂氛围好,学生兴趣浓厚;姚远老师的“古代汉语”课:古文功底深厚,知识面广,讲课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亲和力强,上课内容有趣有料,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融洽,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打开古汉语学习的兴趣之门。

3.教师有较强的教学创新和资源整合能力,使课堂教学内外贯通,富有成效。

被听课的教师都能够用心做好教学设计,体现创新教学改革意识;能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打通学习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使静态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能够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丰富教学情境,化解教学难题,突出教学重点,起到教学助力作用。

如李倩老师的“分析化学”课教学,内容设计合理,采用大量实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思考,讲练结合,学习知识点,目标明确;胡梦雅老师的“微生物基础”课程教学:教学内容充实,图片多,较形象,学法指导充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炼重点,联系已有的知识点,迁移巩固;王一超老师的“通信网络基础”课教学:教态自然,能结合岗位实践进行知识讲解,补充新工艺、新方法;陈际涛老师的语文课:教学自信,基础好,能很好地把握课本,有教师自己的教学见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用教学平台,师生互动好;孙娅娇老师的语文课教学,能以精辟的文论知识作引领,建立简明直观的思维框架,化解知识难点,注意将教学的感性与理趣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知识点精确而有趣,学生知识和情感上都有所获。再如王静艺老师的陶器欣赏课:理实一体,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先教授理论知识,再示范工艺操作,巡视指导,整个教学流程科学合理,也有对学生安全教育的反复强调。

(三)评课宽严结合,所提意见针对强。

督导评价如何有效发挥督促和指导功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是一项需要持久探索、不断改进的课题。学校的《督导听课评价表》,借鉴了职教知名专家团队在教学督导中使用的量表,并加以校本化的修订完善,呈现出“优点——不足——改进建议”三个评价模块,使不同主体的听课评价有一个共有的“评价尺度”。督导评价的“宽”,体现在发现并展示出教师的教学优点,做教师创优教学的“知音”。督导评价的“严”在于,着眼于教师真实教学现场诊断,帮助教师发现不足并提出中肯改进性意见,砥砺教师成长。因为后面提及的督导听课组织经验的不足,以下主要以“A课”的评价意见为例进行评述。

1.      评价意见个性化,能产生情境代入感。

李吕余副主任评余莎莎老师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课:生动有趣,颠覆了人们对“毛概”课枯燥无聊的印象,具备成为“网红”思政课老师的潜质;结合“我爱我的祖国”“饭圈女孩”等学生熟知的网路用语和行为,从而拨动学生心弦,打破课程与学生之间的壁垒,教学效果好。改进建议:本课重在介绍课程,尚未深入学习,板书需强化。

2.      叙述与评价结合,具有较强的鼓舞性。

王庆副主任评价何慧老师的A级语文课:通过诗歌的层层剖析,声情并茂的朗读,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体会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教师教学功底深厚,教学目标达成较好。但是学生还没有进一步调动起来,朗读缺乏情感,学生还没有放得开。改进建议:进一步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增加学生对美的感受,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确定目标。加油

3.      评课站位高,透视症结,指明方向。

课程教学评价有多种视角,但最为核心的依据和指向之一是:能不能深刻理解课程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例如体育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起什么作用?如何落实到每一个体育教学单元(或模块)乃至每一节课教学中?如何体现在体育活动中?如何体现体育活动的教学性和教育性呢?这些问题对其它学科同样存在,而且“发现问题”往往比“发现优点”更难,这需要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标准,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具体理解课程教学行为背后的课程内容组织原理和教学原理,需要借鉴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

 朱国美校长在肯定教师课堂教学的优点后,聚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出:创设情境要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小组活动等问题设置要恰当,避免学生乱发散;室内体育课还是要体现体育课的特点。顾周和孟凡花主任,对A级体育课提出的改进建议针对性很强:广播操复习教学手段再丰富多样些;针对授课内容,各备课组在创新一些教学方法;再增加1-2项身体素质练习,例起跑、快速跑、反应跑、男生的上肢力量练习。

三、存在问题

1.教师缺少课程标准视野。

部分年轻教师的教学活动展目的性不强,课程标准研究不到位,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标准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具有纲领性作用;只有把握课标指导思想这个“源头”才能使具体的教学行为得到检验矫正进而方向明确。从听课反馈看,年轻教师的课主要停留在具体的教学技术环节,缺少课程意识,难以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课程目标联系起来,形成基于学习经验的“形而上”构建和完善。

2.教师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缺少依据。

课程内容的选择能力即教材处理能力,有些教师处理教材能力还比较薄弱。教师对于哪些课程内容可以整合?哪些教学内容属于“应知应会”,哪些属于“学习提升”层次?理论问题如何转化为项目任务或提供替代性经验?课堂教学容量如何设置?对这些问题还缺少深透把握,特别是对课程结构及教学内容的逻辑联系缺少深度把握,不能“理性自觉”地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处理。要么教学容量偏小,要么课堂容量过大难以完成,要么对“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却选择性回避,要么难度过大超出学生的思维接受水平,要么对教材内容缺少处理,照搬教材,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状态不是特别好。这些问题在听课中都有所呈现。

3.教学设计与准备有待优化。

完整的优化教学设计是包含“教学目标——课前准备——教学组织——拓展迁移”等必备教学环节的整体有序化过程,教学设计要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整体提升。从听课反馈看,部分年轻教师的课缺少整体设计意识或“照猫画虎”形式相似,缺少教学设计理念和理论支持,并不明白各个教学设计环节的教学意图和内在根据,因而在局部“出彩”或形式相似,但教学活动的思维训练质量有待提高。此外,一些教师在板书设计、提问能力、课堂驾驭能力等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不足。这些问题在听课反馈意见中以不同的形式呈现。

四、改进建议

1.要学习课程标准,明确课程改革方向。

职业教育承接的是初中教育后的生源,在义务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况且职业教育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带来的挑战更为直接。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侧重于起什么作用?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在专门化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定位,都在课程标准或课程的指导性纲要中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或界定。最为关键的转变,是如何“以学定教”,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对公共基础课教师而言,可以参照研读普通教育的初中和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功能定位和课程结构,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专业课教师而言,既要研究追踪市场和行业产业变化趋势,及时吸收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也可以参考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变化,深入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型教学等教学改革,实现理念行动的统一。各个教研组可以以“教学中的学生活动设计为突破口,集中研讨体现专业或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形成一些典型活动设计案例,并从“课标”或课程指导性方案乃至课程和教学论中找到依据,再通过微型课题研究提升理论素养进而指导教学行为。

2.要加强教学设计研究,不断创优创新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离不开预设,教师在教学组织中碰到的问题乃至生成的教学智慧,都离不开整体优化的教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教师除了建立前述的“课标视野”外,还要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处理及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学生的作业活动设计、信息化教学技术的运用、板书设计、教学资源的选择与整合、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整体的优化设计。在教研活动中,要尽量提升教研质量,有一定的教研主题和时间保障,针对年轻教师教学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微型主题教研的形式加以落实,如某个课文或学习项目的问题设计,如某项活动设计的经验分享,如某个信息化教学软件的使用,如某节课板书设计的思路。至于整体性教学设计的优化或创新,可以通过“结对师徒”同课教学的课堂开放和教学研究课等形式来具体落实。作为教研活动成果,特别是要形成体现学科特点的适宜的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或教学录像,并能开展“有准备的”教学研讨。此外,在深入推进信息化教学方面,要形成一些典型的教学案例或成果。总之,通过各种形式,切实为年轻教师成长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并在一定的难度任务解决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

3.不断改进评价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反馈形式。

教学评价是建立在一定理论模型下的教学诊断方式:督导评价的最有效便捷方式,是面对面的交流;最审慎和有思考性的评价,是融合描述与评议的书面表达;最深刻的影响是接纳认同并为主体的完善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帮助。

后期,督导室将会在评课要求上做进一步细化,必要时可通过网络展示或“优秀评价意见”评比等形式,促进听课评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也会考虑将评课意见用电子稿的形式反馈给被听课教师,真正使督导听课起到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同时,也将定期向全体教师反馈每周或每月的督导听课情况。(文字/程道明;审核/王燕)

                                        督导室

                                       2019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