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朵花都有机会美丽健康地绽放——第四周国旗下讲话(教师篇)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晨好!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让每一朵花都有机会美丽健康地绽放》。
2019年内地的一部电影《少年的你》惊讶了很多人,让“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上了热搜,人们非常惊讶影片中所展现出的“恶”,甚至怀疑校园欺凌本身存在的真实性。实际上,校园欺凌不是个别事件,更不是同学之间的恶作剧。
《少年的你》影片结尾中女主人公也就是由周冬雨饰演的陈念也做了老师,电影的最后画面定格在了陈念陪着他班上一个有心事的女学生回家,或许,真正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个女学生的心境吧,她需要的是一个保护着她,陪她回家的人,看到这里非常令人感动,多么希望那些受到欺凌的同学,能够被他们的家人、他们的老师或者其他人保护着,护送他们回家!守护我们最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远离被欺凌,有一个开心、平淡的求学生活,我想这也是这部影片中想要传达的精髓所在。
那我们的同学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吗?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小学校园安全专业委员会,在2017年5月发布的《中国校园欺凌调查报告》显示,中小学生受欺凌的发生率高达25.8%。《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已经在13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首次对学生欺凌进行了定义。
定义为:校园欺凌是指在校园内外学生间一方(个人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言语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事件。校园欺凌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等。被欺凌者在长期身心伤害下,不仅会产生情绪的困扰,还往往会形成严重的学习困难以及人际交往问题等,严重的甚至还会引发犯罪问题。
据一份有效调查问卷,关于学生对校园欺凌行为类型作为变量,分析男女性别与卷入欺凌行为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在网络欺凌、肢体欺凌各个因子上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尤其在肢体欺凌方面高于女生18.3%,可能在于男生更多的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在情绪暴躁的时候就会发生推搡等肢体冲突。
而女生在言语欺凌行为方面,关系欺凌行为方面明显高于男生,可能的原因在于女生相比男生参与校园欺凌的行为的原因更加微妙,女生甚至会因为嫉妒、讨厌某人而采用拉拢其他同学、孤立目标对象的方式来实施欺凌,被欺凌者感受到周围的人对自己爱答不理、冷漠对待,从而对被欺凌者内心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很多欺凌者因此抑郁、焦虑,甚至产生更严重的不良情绪和行为。研究发现,职业院校学生校园欺凌问题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来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聚焦校园欺凌,我们应该怎么做?
从学校层面会加强师生的培训,提高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辨识能力,提升对弱势学生的关注力度,提早介入。应对校园隐患和校园矛盾纠纷经常性、不定时地进行全面排查和摸底,各系部要采取组织部分学生座谈和召开班级安全教育班会等形式对学生中的小团体组织,进行重点摸排检查,要定期对学生中的管制刀具、危险物品进行重点排查。班主任老师掌控学生每天的在校情况,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建议各班可以设立班级安全委员,定期向学校汇报,通过排查有助于将校园欺凌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要鼓励我们的学生积极的参加集体活动,在团队活动中注重培养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培养尊敬他人的意识。
从家长层面应提高对子女的关注度,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及时发现早期制止,家长还应注重对子女优良品质和健全个性的培养和引导。
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联合行动下,会有效遏制校园欺凌的发生,尽力营造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应对遭受欺凌的学生,给予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日前,教育部也印发了《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该行动提出,要对校园欺凌依法依规严肃处置。对实施欺凌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批评教育、警示谈话和纪律处分、训诫、转入专门学校等惩戒措施。相信在我国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下,以法之名呵护少年的你,会让每一朵花都有机会美丽健康地绽放!
文化艺术系 张悦
202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