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讲话发言

作者:李家欣    部门:文化艺术系    发布日期:2025/3/24 9:01:49    阅读次数:433    浏览范围:全部

青春与法同行,美好未来可期——第七周国旗下讲话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主题——“青春与法同行,美好未来可期”。

青春,如同一首激昂的乐章,充满了活力与希望,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这朝气蓬勃的年纪,我们追求梦想,探索未知,渴望自由地翱翔。我们正处在人生的黄金阶段,拥有无限的可能和广阔的天地。然而,青春也是一段需要引导和规范的旅程。正如一棵树苗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养,也需要修剪和扶正,才能茁壮成长。而法律,正是我们青春路上的“阳光”与“修剪器”,指引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法律是什么?法律是社会的规则,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基石。它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它像一把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并非是束缚我们的枷锁,而是保障我们权益的坚固盾牌,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亮灯塔。它为我们的青春划定了边界,告诉我们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在法律的框架内,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梦想与自由,更要懂得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约束自己。

青春是自由的,但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法律赋予我们权利,也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我们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同时,我们也有遵守校规校纪、尊重他人、维护社会秩序的义务。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我们的青春才能真正绽放光彩。同学们,我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缺乏法律意识,就可能在不经意间触碰法律的红线。一些青少年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满足虚拟世界中的欲望,不惜走上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同学因为一时冲动,与他人发生口角后大打出手,造成严重的伤害后果,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有的学生在班级群里因一点小事就对同学恶语相向,使用大量侮辱性词汇;还有的在社交平台发布针对同学的攻击性言论,造成恶劣影响。这些网络言语冲突行为,不仅违背道德规范,更可能触犯法律底线。这些案例警示我们,法律的威严不容挑战,一旦违法,必将受到应有的制裁,青春的美好也会因此蒙上阴影。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做到与法同行呢?首先,我们要学法懂法:我们要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阅读法律书籍、观看法制节目等方式,了解与我们青少年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增强自己的法律素养。只有懂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误入歧途。其次,遵法守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遵守校规校纪,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在面对不良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说 “不”。最后,用法护法: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勇敢地向老师、家长或者相关部门寻求帮助。当我们看到违法行为时,也要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法律的尊严。

“法者,治之端也。” 同学们,让我们在青春的旅程中,与法携手共进,以法律为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让法律成为我们青春路上最可靠的伙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青春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法律的守护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青春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