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英烈志,薪火相传勇担当——第八周国旗下讲话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清明时节,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意盎然。
清明,是慎终追远的日子。我们不仅要追思亲人,更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雄,是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今天,我们站在鲜艳的国旗下,以一颗敬仰之心,追思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献出生命的英烈们。
一、追思:山河无恙,只因英烈负重前行
同学们,当我们站在和平的土地上,享受春天的阳光时,不能忘记:今天的岁月静好,是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南京,就是一座镌刻着英雄史诗的城市。在雨花台烈士陵园,长眠着恽代英、邓中夏等革命先驱,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在南京保卫战中,无数无名战士以血肉之躯筑起防线,誓死捍卫民族尊严。他们的名字或许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他们的精神永远照亮中华民族的前路。
二、传承:英烈精神是永不熄灭的薪火
英烈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和平的盛世,更是一种精神的火种。这种精神,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担当,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
同学们,在这和平年代,我们如何传承这样的精神?
“匠心筑梦,技能报国”这八个字,正是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诠释。无论是革命年代的冲锋陷阵,还是建设时期的攻坚克难,亦或是今天大国工匠的精益求精,精神的本质从未改变:它是对理想的坚守,是对责任的担当,是对家国的深情。
就像去年,我们文化艺术系22高动漫班的李思锐、21高动漫班的李琛两名同学,她们在刘芳芳和许欣然老师的指导下,参加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争夺赛的“美术造型”赛项比赛。在技能训期间,她们力求将设计方案的每一个细节上都做到最好,在无数次的作品打磨中突破压力、突破极限,最终获得金奖。
今年,从上个星期开始,我们学校四个系部分别组织师生参加省技能大赛相关赛项比赛,所有的参赛师生或指导教师,他们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全力投入、精益求精,通过:反复练习技能,将操作步骤内化为本能反应,减少比赛中的失误;反复模拟真实比赛的高压环境,快速、精准地完成操作,适应突发状况;反复模拟汇报,阐述操作思路、技术亮点和创新点,符合大赛的评分标准。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的比赛项目中,药学系:朱进倩老师,由李倩、朱进倩两位老师指导的庞紫涵、苗烨、刘慧霞3位同学,参加今年的“化学实验技术”项目比赛,获得2枚金牌。商贸旅游系:鹿焕印、邵意炜两位老师,由韩宇浩、吴天诚指导的22高商务班刘婷婷同学,22高连锁班张迪同学,23高连锁班陈想、郑雅楠同学,参加“电子商务”项目比赛,获得1金、1银、1铜;由万小慧、亓秀芸两位老师指导的22酒店3+3班徐宇情同学,23酒店3+3班高梓馨、李思宇同学参加“酒店服务”赛项比赛,获得1枚银牌。文化艺术系:吴菁华老师参加“艺术设计”赛项比赛,获得1枚铜牌。
同学们,这就是传承——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坚守,续写英烈精神的时代篇章。
三、担当:以青春之名,续写时代答卷
同学们,今天的中国,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梦想,但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科技的竞争、发展的重任、时代的呼唤……这些都需要我们青年一代挺身而出。
作为职教学子,我们的担当是什么?
是像“焊接大师”李万君一样,在火花四溅中铸就大国重器;是像“世界技能冠军”宋彪一样,用一把锉刀征服国际赛场;是像无数扎根基层的职教前辈一样,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中国;你怎样,中国便怎样。”同学们,当我们苦练技能时,当我们精益求精时,当我们用匠心雕琢每一件作品时,我们就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英烈们为之牺牲的理想,就是在为民族复兴的伟业添砖加瓦。
四、行动:从此刻出发,让信仰照亮未来
同学们,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更是一个唤醒信仰的契机。让我们以英烈为镜,叩问初心:是否珍惜了来之不易的幸福?是否担起了青年一代的责任?是否在专业技能中注入了家国情怀?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
在实训室里多一份专注,让“工匠精神”成为青春的底色;
在志愿服务中多一份奉献,让“担当”二字融入生命的血脉;
在人生路上多一份坚韧,让英烈的信仰之火照亮前行的方向。
老师们、同学们,清明追思,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出发。让我们以英烈之志为灯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扛起时代的责任,让薪火永续、精神长存!
谢谢大家!